1. 硬件层面风险
1.1 设备篡改
• 内部元件更换 - 侧录模块植入
• 外壳伪造 - 高仿设备替换
• 接口劫持 - 通过USB端口获取数据
1.2 环境攻击
• 电磁窃听 - 捕捉设备信号
• 物理破坏 - 故意损坏获取数据
• 温度攻击 - 极端环境导致系统故障
2. 软件系统风险
2.1 恶意软件
▶ 内存抓取程序 - 实时截取交易数据
▶ 固件木马 - 植入底层系统
▶ 勒索软件 - 加密交易数据勒索
2.2 系统漏洞
▶ 未授权访问 - 绕过认证机制
▶ 权限提升 - 获取系统高级权限
▶ 逻辑缺陷 - 交易流程绕过
3. 数据传输风险
3.1 中间人攻击
⚡ 通信拦截 - 获取传输中数据
⚡ 数据篡改 - 修改交易信息
⚡ 重放攻击 - 重复发送交易数据
3.2 加密突破
⚡ 密钥泄露 - 加密密钥被盗
⚡ 算法漏洞 - 加密方法被破解
⚡ 量子计算威胁 - 传统加密失效
4. 人为操作风险
4.1 内部威胁
▷ 员工故意泄露 - 内部人员盗取数据
▷ 操作失误 - 错误配置导致漏洞
▷ 权限滥用 - 越权访问敏感信息
4.2 社会工程学
▷ 钓鱼攻击 - 伪装官方获取凭证
▷ pretexting - 伪造身份获取信息
▷ 尾随进入 - 物理跟随进入安全区域
5. 2025年新兴威胁
5.1 AI生成攻击
☆ 智能恶意代码 - AI生成难以检测的病毒
☆ 深度伪造验证 - 伪造生物特征认证
☆ 自适应攻击 - 根据防御自动调整的攻击
5.2 供应链攻击
☆ 上游污染 - 硬件生产环节植入后门
☆ 更新劫持 - 软件更新包被篡改
☆ 第三方风险 - 合作伙伴系统漏洞波及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